今年,第六屆進博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早在開幕前,離“四葉草”不遠的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就迎來了搭乘飛機、高鐵等源源不斷抵達的海內外賓客……這里是他們的“進博之旅”第一站。

“掉個頭1小時,開出去2小時”“高鐵到杭州,人還在虹橋”……虹橋樞紐這座上海的門戶,每到節假日出行高峰,社交媒體上對它的擁堵頻現各種“吐槽”。如何讓虹橋樞紐真正變得高效暢達起來?

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閔行區以虹橋商務區應急響應中心應急職能下沉為契機,與市級相關部門、企業一道,針對虹橋樞紐大客流導致的疏導運能不足、周邊交通擁堵、停車秩序混亂等痛點問題,按照主題教育“實”的要求,運用“聯”的方法,開展聯手調研、聯動整改、聯推發展,探索破解虹橋樞紐區域交通擁堵難題。

主動對接 聯手調研深挖癥結

今年5月,虹橋樞紐應急職能劃轉至閔行區,同時虹橋商務區應急響應中心轉隸至閔行區。閔行區主動對接市交通委、市公安局、虹橋機場公司、鐵路上海局、申通集團、久事集團、地產虹橋等市級部門及企業。與此同時,閔行區應急局、公安分局、交通委、屬地街鎮等部門聯手對虹橋樞紐開展專題調研。

虹橋商務區應急響應中心副主任魏海楓介紹,在虹橋樞紐候車大廳、高鐵站臺、出站區域、停車場、出租車上客點、蓄車場、長途客運站等處,各方一同研究探索該區域周邊道路改造升級、停車場擴容、交通組織優化、出租車上客點增設、大客流運能保障等方案的可行性。

尤其是聚焦P9、P10停車場庫運行效率與出租車上客點發車效率低等問題,各部門通過現場踏勘訪談、科學調研分析、召開專題會議討論等多種措施,深挖問題癥結所在,并著力推動解決。

時間很快來到9月底。今年中秋和國慶雙節碰頭,迎來了加長版的8天長假。據統計,9月29日至10月6日,虹橋樞紐總客流量為1146萬人次,日均約143萬人次,10月6日到達旅客接近40萬人次,刷新了虹橋火車站日均及高峰日旅客到達規模的歷史紀錄。

通過邊保障、邊調研、邊提升,面對創紀錄的超大客流,市、區相關部門合力,著重對機動車“停不下”、周邊道路“通不了”、高峰時段旅客“走不了”三方面問題,拿出了針對性舉措。

車停不下?提供錯峰停車位

此前,虹橋火車站P9、10停車場由于擴容改造占據一部分停車區域等原因,成為虹橋樞紐地區市民反映強烈的一大堵點。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前夕,P9、P10停車場完成改造,新增近1000個車位和2個進出口,節日期間車庫日均進庫車輛達到2.4萬輛。

但這還不足以根治停車場內的擁堵問題。工作人員在巡查中發現,客流高峰時段,P9、P10停車場內有大量網約車和私家車前來接人,有的旅客不熟悉停車場位置,來接人的司機只能邊打電話邊緩慢行車找人,再加上部分車輛隨意亂停、加塞,更加劇了停車場內的擁堵。

為此,閔行區協調停車場管理方地產虹橋,在P9、P10停車庫增設了32個臨時上客區,同時增設指示標志、優化行車動線,屬地新虹派出所增派民警,區文明辦組織閔行公益志愿者,管理方增加停車庫管理員,在停車庫內積極開展人車疏導,幫助入庫司機加速進出庫。

一位執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臨時上客區的邊上,還貼心地設置了愛心座椅,讓不少拖家帶口、帶著大包小包的旅客,能在等車的時候坐下來歇歇腳。

在停車場外,調研人員發現,常有網約車在虹橋樞紐周邊道路?炕蛘呔徛旭、等待接單,成為周邊道路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此,經過相關部門協調,雙節期間每日21時至次日6時,虹橋天街、虹橋綠谷、虹橋天地、虹橋匯、正榮中心等5個商辦停車場,提供免費1小時錯峰停車泊位2300個。

同時,公安部門在舟虹路、紹虹路等路面設置20個“即停即走”車位,引導網約車前往停車場庫蓄車,接單后與旅客在臨時點位會合,形成“蓄水池”式停車模式。據統計,錯峰停車位累計服務車輛3318輛次,大大緩解了地面交通和P9、P10停車場的運行壓力,提升了通行效率。

路通不了?“大小循環”疏導

在雙節來臨前,閔行公安部門會同區交通委等職能部門,將虹橋樞紐西側的蘇虹路、舟虹路改為西向東單行道,紹虹路改為東向西單行道,并由原先2車道拓寬至3車道。

“道路改造后,可以快速把申虹路的車流疏導出去!遍h行交警一大隊副大隊長徐偉巍介紹,“尤其是車流量大的時候,虹橋火車站P9、P10停車庫壓力劇增,需要‘大小循環’預案進行疏導,單行道起到了重要作用!

何為“大小循環”?據介紹,當P9停車場蓄車量達到飽和后,民警現場在崧澤高架下匝道設置臨時交通管制措施,一舉將申貴—揚虹(錫虹)—申長(申虹)—建虹(甬虹)等道路設為大(。┖蠂鷧^域,形成了北部“大小循環”繞行預案,引導車輛進入樞紐外圍區域,并視情選擇社會停車場進行停放。

而當P10停車場蓄車量達到飽和后,民警現場在建虹高架下設置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啟動南部“小循環”預案,現場引導車輛由建虹路—申長路繞行至虹橋商務區停車場。

為配合“大小循環”的運行,交警和新虹派出所還提前與虹橋天地、萬科中心等相關商業體進行協商溝通,針對性調整沿街商場的出入口,加快了車輛通行效率。

人走不了?多措并舉提效率

虹橋樞紐的客流有著顯著的潮汐特性,下午至夜間列車和航班集中到達,往往會給客流疏散帶來巨大壓力。特別是在深夜,如何讓旅客能盡快離開虹橋樞紐?

相關部門在調研中發現,客流高峰期,特別是23時以后,出租車、網約車等成為大部分旅客選擇的方式。經過多次現場踏勘,相關部門發現,虹橋火車站出租車上客點位發車速度為1300輛次/小時,加上乘客擺放行李等導致出租車發車效率不高,成為瓶頸之一。

為此,閔行區交通委協調地產虹橋公司,分別在火車站B1到達層南北出租車通道內,各增加一處出租車上客區域,提升發車效率20%左右,并在上客點位新增24名工作人員,方便旅客及時乘坐出租車離站。

為彌補運能,保障虹橋樞紐客流有序疏導,一方面,閔行區交通委協調各家網約車平臺在10月4日至7日配合參與保障工作,保障深夜運力供應。另一方面,在雙節來臨前,啟動開展虹橋樞紐交通運營秩序“百日整治”專項行動,對黃牛拉客、拒載、坐地起價等違法行為形成威懾作用。

相關部門在調研中還發現,深夜時段虹橋樞紐地區絕大部分公交線路都停止運營,僅有一條夜宵線320路開往市中心。為此,在延長軌道交通運營時間的基礎上,虹橋樞紐在雙節期間每日23時后開通6條公交免費應急臨時專線,分別前往莘莊、九亭、桃浦、徐家匯、人民廣場、中山公園。雙節期間,6條免費應急專線累計發車89車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旅客大量聚集時,市、區各部門實時共享全量信息,快速安排現場旅客疏導、秩序維護、停車場快速放行、出租車網約車運力調配等,形成了“以監測預警為調令,以保障機制為傳導,市、區兩級聯合值守,屬地聯動、條線配合”的節假日響應機制和保障方案,并吸納各單位工作經驗和建議不斷優化升級。

“下一步,我們還將固化工作機制,加強與停車場、網約車公司等社會力量的協調聯動,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爭取相關措施在節假日等時節繼續實行,為市民游客出行提供更優服務!蔽汉鞅硎。

編輯:林馥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