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5月15日消息(見習記者陳鏘 通訊員李聰迎)道路擁堵怎樣解決?非機動車沒地方停車怎么辦?家門口的公園跑道老舊了怎么解決?15分鐘便民服務圈覆蓋得如何?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相關“小事”,成為近年來陜西西安高新區“品質高新”“幸福高新”建設的重要議題。

面對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西安高新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不變初心,持續加強民生建設,集中精力解決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身邊小事”,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把小事辦好、實事辦實,讓溫暖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

非機動車“專屬車位”貼心又便民

“原來大家都在人行道、園區內或者地下車庫停車,不規整也不方便,現在劃定了指定的停車場地,停車安心多了”。前不久,西安高新區環普科技產業園“上新”的非機動車停車場讓姚先生特別開心,“以后上班再也不用操心在哪停車了!

停車難是城市管理中的頑疾。今年以來,西安高新區抓住“停車難”等小切口精準發力,在增加停車資源上做“加法”,針對群眾非機動車停放需求,將環普科技產業園附近的人行道區域改造成為非機動車停車場。該停車場劃線整齊、寬闊平坦。彩色瀝青路面印著清晰的黃色停車標識,新栽的樹木不僅提升了停車場的顏值,還為市民的愛車提供了一片遮陽綠蔭。

而這樣的非機動車停車場,在西安高新區不止一處。據介紹,該區城管局充分挖掘城市邊角料區域、空閑區域、林下空間,在不影響綠化覆蓋率的基礎上,在天谷七路、天谷八路、丈八一路、丈八二路設置了二十處停車點位,增設非機動車停車位一萬八千余個。

一刻鐘“圈”出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如何定義?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對于生活在高新區楓林綠洲社區10多年的劉女士來說,是環境優美、出行便利,是隨著小區生活配套設施越來越健全,基本的生活所需都能在15分鐘完成,體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

今年二月,西安公布首批27個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名單,其中,高新區楓林綠洲社區、紫薇田園都市社區、綠地世紀城社區上榜。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市民生活購物越來越方便(央廣網發 西安高新區供圖)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以15分鐘為“時間標尺”劃定了楓林綠洲社區、紫薇田園都市社區、綠地世紀城社區等便民生活圈,大到醫療、文化、體育、教育,小到存錢、買菜、吃飯、配鑰匙等,讓群眾有了更豐富、更便利、更有品質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實現“便民生活同行,圈出幸福高新”的目標愿景。

一餐熱乎飯給老年人更多“寵愛”

一座有溫度的幸福之城,一定洋溢著老年人的笑容。

5月10日上午11點半, 65歲的劉阿姨走進了西安高新區楓葉惠智社區楓葉苑北區助老餐廳!爸形缥铱傇谶@里吃飯,飯菜每天都有變化,營養搭配很均衡!背灾鵁岷鹾醯娘埐,劉阿姨滿意地說,孩子工作忙,以前都是自己對付,冷一口兒熱一口兒的。自從有了助老餐廳,能吃上可口的飯菜,孩子們也能安心工作。

一餐熱乎飯,讓劉阿姨和家人們深切地感受到民生溫度。楓葉惠智社區楓葉苑北區一層是助老餐廳,二層是老年活動中心,這里為老年群體提供“樂、養、護、康”一站式體驗,成為楓葉苑及周圍社區居民的幸!靶√斓亍。

近年來,楓葉惠智社區以楓葉苑北區為試點,打造“紅色管家”志愿服務隊,逐步建立“老年人點單+志愿服務隊接單+紅色管家處理”的服務機制。社區堅持每年開展以鄰里節、重陽節為主題的敬老愛老活動,鼓勵各單位團體積極參與“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大力倡導“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幸福老年人”的理念,不斷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社區氛圍。去年11月,西安高新區丈八街道楓葉惠智社區成功入選“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名單,摘得“國字號”養老服務招牌。

大小公園裝滿民生幸福

隨著氣溫的轉暖,跑步成為了市民鍛煉身體、舒緩都市快節奏的壓力的重要方式。而唐城墻遺址公園作為西安最具人氣的“跑步圣地”之一,吸引了諸多跑友前來體驗。

唐城墻遺址公園跑步道(央廣網發 西安高新區供圖)

據了解,公園內有4條南北向步道,原有的東西兩側透水磚步道因修建之初場地限制未能閉環,且部分路段隨著跑步、鍛煉人數增加,出現基礎設施老化及不完善、無法滿足多人通行問題。

為進一步滿足居民對公園休閑健身的需求,提高公園服務水平,今年,西安高新區對唐城墻遺址公園跑步道進行全面提升,對慢行步道開展“拓寬”“閉環”貫通工程,結合沿線跑步服務設施的配置,形成環境宜人、功能優化完善的唐城墻遺址公園“跑步圣地”。

除了唐城墻遺址公園的“煥新”,今年“五一”期間,西安高新區還建成開放了3個綜合性公園和18個口袋公園。這些高品質的公園星羅棋布,滿足著人們對宜居城市的要求,在人間煙火中勾勒出一片片休憩的綠地。

精準治堵解決群眾出行痛點

前不久,常通行于丈八北路的群眾,感受到了暢快的出行體驗。

這種體驗,來自今年3月1日,西安高新區啟動的交通優化百日攻堅行動。該行動進一步改善通行條件,規范車輛停車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平日被大家“吐槽”較多的丈八北路,丈八東路與丈八一路交叉口兩個交通“堵點”便成為西安高新區的重點整治對象。

在丈八北路,西安高新區住建局在道路輔道增設禁停標線(黃線),嚴禁車輛長期?考芭R時?,同時交警部門進一步加大對違停車輛的執法力度,有效保障了道路暢通。在丈八東路與丈八一路交叉口,住建局通過增加出口車道,加裝機非護欄,改變交通信號燈位置等多種方式,使得十字路口南北方向的通行效率同時提高,有效破解了道路“腸梗阻”。

“五一”前夕,西安高新區20條道路通車放行,通車道路主要集中在絲路科學城和絲路軟件城兩大高能級片區,主要包括新建市政道路和提升改造道路,通車總里程為33.6公里,進一步緩解區內通行壓力,讓片區城市品質和居民幸福指數雙雙提升。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感受幸福。辦好民生小事、實事的“成色”,決定城市的幸!暗咨。一項項聚焦民生的舉措多點發力,西安高新區蹄疾步穩,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編輯:王祎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