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5月17日消息(見習記者陳鏘 通訊員張靜攀)在西安比亞迪草堂基地,一個個汽車零部件經過沖壓、焊接和涂裝工藝后,進入總裝車間。車間內,機器人揮舞著機械臂與工人協同作業,一輛接一輛的新能源汽車以30秒一輛的速度走下產線。這是西安高新區實體經濟蓬勃向上、創新發展的生動注解。
實體經濟是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支撐。2023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GDP較去年同比增長10.5%,達844.22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較去年同比增長 27.5%、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比增長23.9%,彰顯了實體經濟持韌發展的強勁勢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與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經濟保持高位運行“裝”上了核心引擎。
兩大產業“比翼齊飛”
構筑經濟增長核心“引擎”
新能源汽車是西安高新區近年快速崛起的千億級產業集群。該區已經聚集了比亞迪、三星環新、眾迪鋰電池、法士特、航天民芯、特銳德等一批重點企業,吸引了海格電氣、清泰科新能源、強中動力電池等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構筑起了涵蓋“研發設計—核心零部件—整車制造—汽車后市場服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效應正持續顯現。
比亞迪汽車生產線(央廣網發 西安高新區供圖)
近三年來,隨著一批重點產業項目的建成投產,西安高新區的汽車產能加速釋放,產量從2020年的25.44萬輛快速攀升至2022年的99.5萬輛,產值成功突破千億元大關。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新能源汽車板塊產值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增速達60%,比亞迪汽車草堂工廠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之一。
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擴能項目二期、法國埃頓西安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項目等一批汽車產業項目正在加速建設中。未來,隨著這些項目的竣工投產,西安高新區的汽車產能還將進一步釋放、規模進一步壯大。
光電子信息產業是西安高新區布局較早、規模最大的優勢主導產業。該區擁有三星、力成、威世半導體、奕斯偉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及國內龍頭企業,形成了集“材料設備—IC設計—IC制造—IC封測”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閃存芯片生產基地。
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芯片產量達79.84萬片,實現產值290億元,與新能源汽車形成“雙翼”發展的格局。在一季度規上工業總產值中,汽車與電子信息產業占比分別達到51%和34%,兩者之和占到總量的85%,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新興領域“多點開花”
實體經濟撐起GDP高增速
近年來,盡管面臨多種不利因素,但西安高新區經濟持續保持高位運行,GDP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體現出了強大韌性與充沛活力。其背后的核心支撐,正是實體經濟的加速壯大。
自動生產線(央廣網發 西安高新區供圖)
聚焦實體經濟立區、先進制造業強區,西安高新區大力發展以光電子信息、汽車、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為代表的五大優勢主導產業,以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云計算、增材制造、衛星應用、5G等為代表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會議會展等為代表的六大生產性服務產業,同時發展文旅商貿產業和都市現代農業,不斷健全和完善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55611”現代產業體系,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聚力打造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根基。
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較去年同比增長了27.5%,達885.51 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達23.9%,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度高達55.8%,拉動GDP增長5.9 個百分點,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強勁引擎、構筑了堅實根基。
其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速分別為61.8%、48.6%和3.5%,三大行業合計拉動產值增長26個百分點,是工業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在產值排名前十的重點行業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61.8%、48.6%和3.5%,三大行業合計拉動產值增長26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分別增長了36.1%和19.5%。
伴隨著工業規模的不斷壯大,西安高新區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調整。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三次產業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0.3:41:58.7調整為0.2:42.6:57.2,“55611”產業體系進一步壯大成勢,實體經濟的占比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動能更加強勁。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