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5月11日消息(記者侯凱奇)5月10日21時22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這是今年中國空間站工程的首次發射任務。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也是改進型天舟貨運飛船的首發船,承擔著空間站物資保障、在軌支持和空間科學試驗的任務。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成功發射揭開了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大幕。

科研人員正在工作(央廣網發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供圖)

本次任務中,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攜帶了航天員所需的生活物資,共裝載貨物200余件,運輸物資總重約5.8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配備的升級版“千里眼”“順風耳”以及“神經中樞”,將確保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交會對接及太空送貨任務圓滿成功。

作為世界現役貨物運輸能力最大、在軌支持能力最全的貨運飛船,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此次帶來的“驚喜大禮包”種類包括服裝、食品、飲用水等,將同時保障神舟十五號飛船和神舟十六號飛船航天員乘組的食用需求。除給航天員運送物資外,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還承擔著給空間站補加推進劑這一重要使命,將為空間站的物資補給和航天員的太空駐留提供有力保障。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了解到,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后,由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繼終端在星箭分離前便開機工作。隨后,中繼終端與天鏈中繼衛星實現“太空握手”,搭建起從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到中繼衛星再到地面的星間鏈路。中繼終端作為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讓地面可以看到距離地球400公里外的景象,并且實現信息的相互傳遞。

為了讓“千里眼”“順風耳”更加實用易用,西安分院對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中繼終端進行全新升級。研制團隊首次采用了相控陣天線,其依靠電性能掃描方式,完美克服了機械天線轉動的薄弱環節,大幅提高了中繼終端產品的可靠性,可有效降低測控跟蹤成本。

研發討論中(央廣網發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供圖)

為了讓“上新”的貨物順利送達空間站,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就必須與地面建立聯系,搭建各種指令及通信信號通道,在地面測控站的準確引導下,與空間站順利“會面”。西安分院為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研制的天線網絡通過提供專門的測控與通信信號傳輸通道,與地面建立高速、暢通無阻的指揮和反饋信息通道,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天線網絡是屬于測控與通信分系統中連接應答機和天線的關鍵產品,是實現信息傳輸的“神經中樞”。在此次任務中,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將以天基測控為主實施在軌飛行控制,天線網絡將主要完成飛船測控指令信號的上傳和下達。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執行交會對接等在軌任務,需要確保各項操作指令實時準確,“神經中樞”的高可靠性將成為該任務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隨著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順利起航,中國空間站即將接收新的太空貨物。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繼終端和天線網絡全程護航,確保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精準送貨。

編輯:王祎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