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榆林5月14日消息(見習記者陳鏘 實習生王馨梅)近日,“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第二季主題活動走進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中省市縣媒體記者通過體驗式采訪和豐富多樣的宣傳形式,深入挖掘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好經驗、好方法。

抓生態促振興 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魚河峁鎮黃崖窯村位于黃土丘陵溝壑區,地形崎嶇,土地資源有限。為了改變人居環境,提高居民收入,黃崖窯村整土地、改舊居、建景區、治生態,逐步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和生態綜合治理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打造成了榆陽區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新樣板。

黃崖窯村村貌(央廣網發 王馨梅 攝)

“每年七月份,我們黃崖窯500畝的油菜花競相開放,放眼望去,流金溢彩,絕美如畫,吸引很多游客過來打卡!濒~河峁鎮鎮長高強介紹,“黃崖窯村累計接待游客1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100多萬元,帶動全村40多人就業。我們要逐步將黃崖窯打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休閑、觀光康養一體的‘黃土高原生態文化旅游名村’!秉S崖窯村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引導農戶大力發展農業、林業和旅游業,產業的興旺為黃崖窯村積聚了人氣,也讓群眾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黃崖窯村將良好的生態環境轉換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真正實現了環境美起來、群眾富起來的鄉村新圖景,形成了“黨旗飄、蘋果紅、油菜香、生態美”的鮮明地域特色,成為了榆陽區鄉村振興和生態綜合治理示范村。

舊窯洞變新民宿 建設村風文明新家園

鄭家川民宿坐落于榆林市區東南五公里處,緊鄰青云景區。走進鄭家川“棲心川上”窯洞特色民宿,院子里的小黃狗慵懶地曬著太陽,鳥語蟬鳴;坐在院子秋千上,鄉土氣息的微風便從四面八方涌來。隨手推開一間窯洞木門,土炕、灶臺還有傳統特色的老物件與現代化設施完美融合。

據了解,鄭家川民宿是由以前的破、舊、爛、廢房改建而成!霸诿袼拚龑γ,我們建起差不多20萬平米的新農村,現在村里村民都過上了好日子,搬在新農村單元里,原來的舊房屋就此閑置下來,我們全力打造鄭家川‘棲心川上’體驗型民宿就為了給老百姓帶來更多收益!编嵓掖ù宕逯嵵拘劢榻B道。

2020年,該村整合資源,探索產業發展規劃,將廢棄的舊窯洞以每孔400元至500元的價格流轉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以“村集體統一流轉+集體一體打造+經營戶經營”的模式,依照“傳承陜北風俗、留住老家記憶、體驗田園生活、實現農旅康養度假”的思路,全力打造體驗型民宿,并為青云鎮人居環境改造中老舊村莊環境整治這一難點探索出新路徑。

鄭家川民宿(央廣網發 王馨梅 攝)

據了解,鄭家川民宿一期項目的整體開發為傳統窯洞村落的復原、涵蓋窯洞民宿、藝術主題院落、田園特色餐飲、農耕文化展示、陜北傳統居住文化的傳承。二期窯洞建設規劃多孔窯洞客房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公寓接待式民宿項目,相對于合院式窯洞旅游民宿項目,組群式窯洞民宿有更開敞的院落空間,豐富的空間組成,完善的功能設施。

引進高科技人才 打造產業振興龍頭

陜西華西牧業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一家集濃縮料、配合料、預混料生產與銷售一體的民營股份制企業。

“在飼料行業打拼的20多年,讓我深刻意識到,人才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沒有人才支撐,企業將會在激烈競爭中舉步維艱!比A西牧業負責人楊海珍在接受采訪時說,“從2015年開始,公司將‘借助人才優勢、推動轉型升級、打造龍頭企業’作為戰略任務,緊盯飼料產業升級發展需要,每年投入350萬元用于人才引進和產品研發。我們聘請中國科學院反芻動物營養師王芬博士組建企業技術中心,同步引進相關飼料專業博士、高級工程師22人,成立博士工作站,主持研發新產品,提供技術保障!

近年來,華西牧業全面推進人才驅動戰略,加強人才引進,加大科研投入、注重成果轉化,實現畜牧飼料產業科學化經營、標準化生產、規;l展,發揮龍頭帶動,踐行興業助農。

工作人員正在運輸飼料(央廣網發 王馨梅 攝)

據了解,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緊緊圍繞“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工作主線,扎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持續發展壯大主導特色產業,推動生態、文化、人才全面振興,大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譜寫出新時代“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新篇章。

編輯:王祎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